top of page
  • 作家相片叮噹老師

設計活動小祕訣分享-剖析『波波馬桶吸盤』教學目標

『玩中學,學中玩』是對3歲前幼兒最好學習的管道之一

主計處在105年調查15至49歲已婚女性子女(指未滿3足歲前)之主要照顧者,51.66%是自己與丈夫(同居人)照顧,38.32%由親屬照顧,8.72%由褓姆(來家或送托)照顧,0.21%由外籍傭工,1.09%由托嬰中心及其他照顧。25至49歲已婚女性因要照顧子女而離職為53000人 。對於3歲以前的嬰幼兒,51.66%的主照顧者選擇自己照顧而非送至托嬰中心,對學齡前幼兒而言,家庭是他們在探索生活重要的媒介,幼兒需要在一個穩定的成長氛圍裡長大 ,透過與主照顧者互動建立足夠的安全感發展安全型依附關係,有助於幼兒未來與他人互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。


(參考資料:中感民國統計資料網)


近年父母對早期教育的重視,願意多花時間心力在孩子上

那陪伴孩子時到底可以做些什麼?

首先,要先思考你想要擔任孩子什麼角色?

照顧者VS教育者

前者是將孩子的吃喝拉撒睡顧好就好

後者是滿足孩子基本需求、傳遞價值觀並協助幼兒有正確的人格發展

以前在幼兒園當助教,幼兒園老師就是萬能,在家小孩不吃飯、不睡覺、不聽話

只要搬出老師的名字,小孩好像聽到聖旨一樣,馬上去做(right now!!)

過去家長大部份照顧小孩,

真的就是在照顧

凡正之後去幼兒園老師就會教了

相對現在的小孩,不管在語言、身體動作、社會能力

現在的小孩完全是全勝

所以我媽那一輩(5.6年級生),在我小時候也沒有在教我

以下是訪問盧媽媽的對話:

盧叮噹:媽,我小時候大概3歲有帶我去學音樂、體操、英文嗎?

盧媽媽:那嘸~我一次要照顧你們三個小孩,又要忙著做生意,你們吃飯的時候,

我就叫你們做好,一人一口輪流餵,有乖乖吃完就可以喝多多。沒事時,

你們就自己玩玩具。

我想這種教養模式就是我們6-7年級的生活生態

更不用說感覺統合、情緒控制、社交..這些教育內涵,當時觀念並不普遍


回歸正題,到底在家裡我們要怎樣陪伴我們學齡前幼兒呢?

其實就是『玩遊戲』,以下就以『玩水槍』的例子說明。

從現代心理學定義,遊戲有6種特質

(一)遊戲特質:

1.內在動機引起:

我們可以從五感(聽覺、視覺、嗅覺、觸覺、味覺)前庭覺和本體覺來引誘孩子的動機。

在玩水槍時,就可以先給孩子玩水,


聽覺:

用不同容器、不同材質裝水,讓小孩搖一搖,聽聽看每種聲音



視覺:

加上顏料,讓孩子有最直接視覺感受



嗅覺、觸覺:

我會拿茶包放在溫熱水沖泡,讓孩聞聞看各種茶包的味道以及觸摸水的溫度。

如果可以也可拿冰水來對照,讓孩子去探索這二種的不同




味覺:

可以拿鹽巴、糖、檸檬、苦茶混在水裡,讓孩子感受人生的滋味

(有時甜、有時苦,這就是人生~)




2.熱烈參與,不是嚴肅

有哪一個孩子不喜歡水呢?

但因為家長會擔心小孩會感冒,或者不是照著大人的玩法,會不自覺

在旁一直『愛的叮嚀』,其實這會打斷孩子玩的興緻,最後可能會搞得雙方都不開心。

所以叮噹老師建議,大人只要提供好遊戲的平台,製造愉快的氣氛,

不過通常在家,能夠盡情玩水,好像只有浴室,如果你們沒有場地玩水,歡迎來到

叮噹老師的工作室,保證讓你玩夠玩滿!!








3.遊戲是有彈性的

我們都希望我們的孩子可以有創造力,不要被現有的想法限制、被框架

而創造力源於好奇心及愛玩的心態。

叮噹老師算是一位愛玩的大小孩,所以在瘋狂塗鴉系列,我喜歡讓小孩

不要乖乖坐著畫畫,而是可以開心的奔跑,用你的身體去伸展去塗鴉

不局限水彩筆畫畫,而是可以用各種物品,去發現顏料與線條激發出的火花

一隻馬桶吸盤也是可以玩塗鴉的

一開始孩子會透過模仿,慢慢地也會激發屬於他們獨特玩遊戲的方法



4.遊戲是著重方式和過程

水槍和塗鴉到底要怎麼結合呢?

在這次『波波馬桶吸盤』透過吸體和玻璃之間大氣壓力,除了讓他們去調節身體動作外,

玻璃上會出現許多大圈圈,如果時間允許,我就會請小孩拿著海棉章去蓋大圈圈,最後拿

出水槍請小孩把這些圈圈變不見。過程中,我的教學目標包含:身體動作、觀察力、手眼

協調能力。

我個人比較重視塗鴉玩樂過程,整堂課的作品就是『沒有作品』



5.遊戲會伴隨著想像情節

你有想過為什麼玩個遊戲這麼麻煩,不是只要制定遊戲規則就好了?為什麼還要

有想像情節?

打個比方,我們在餵小孩吃飯時,一開始都可以很配合,但沒有10分鐘,好景不在,

這時候我們就會跟他們說:我的小火車要出發了,前往小山泂。

是不是就比較好餵。

當遊戲伴隨著想像情節是可以增加孩子參與的動機

這次『波波吸盤塗鴉』,小孩被我搞得很忙一下要開軌道,一下要走軌道,一下要蓋山泂

又要把山泂弄不見

難怪有小孩上玩課,躺在地上說:好累啊!可是好好玩。

(哈哈~叮噹老師特地給爸爸媽媽有運動的機會。一起練深蹲!)



6.不是在探索階段,而是著重遊戲主導權

因為叮噹老師開放課程是混齡,礙於有些年紀比較小的小小人,有時候提供工具就會比較傷腦筋,因為發展有限,水槍對他們而言需要花時間探索。所以我通常會提供二種,一種是水槍,一種是水瓶。不過,我還是會讓小小孩先去花時間探索,但不要太久,因為有時候挫敗感會降低玩遊戲的興緻。所以大人的幫助不要太多,也不要太少。(這完全是廢話,這這這~有時間叮噹老師再來分享。學理這叫『鷹架理論』)



遊戲只是一個媒介,當我們希望孩子可以『學中玩,玩中學』

一定要先知道幼兒發展的指標


(二)發展指標

身體動作





認知





語言






(三)遊戲類型

1.功能性遊戲:發生在二歲前,重複性玩簡單遊戲,這種遊戲提供孩子探索

的機會。ex.丟球

2.建構性遊戲:利用物品或材料去做成某物品。ex:沙子、積木

3.戲劇性遊戲:角色扮演或象徵性遊戲。 ex:假裝自己是超人、拿筆當作劍

4.規則性遊戲:依照既定的規則遊戲。  ex:大風吹



當對於幼兒發展有一定的概念後,在設定目標時我們就可以隨著孩子發展的成熟度給予改變,再利用遊戲的特質,相信大家也可也以設計你和孩子之間專屬的遊戲




203 次查看0 則留言
bottom of page